农村职业经理人又被称为乡村CEO,顾名思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2023年以来,全省上下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百县千镇万村不断焕发新面貌,施工图一步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其中,集体经济出现143次,各地市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如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级企业等,大力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各地市聚焦改革赋能,加快推进扩权强县和镇街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等,持续以改革放活权限,以改革盘活资源,以改革激活要素,有效破解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为县镇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中全会作出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记者】杨雪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方壮玮。各地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其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被屡次提及。各地市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发掘和整合地方特色资源。
紧随其后的是治理,被提及296次,出现频次位列第七。与此同时,特色产业和土特产也备受关注,分别出现了98次和59次。不仅如此,广东拥有各类经营主体超过1700万户,占全国十分之一。
广船国际党委副书记张庆环说,中国已跃升世界最大船东国,广东造的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汽车运输船、大型箱船等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数字化转型赋予传统产业新动能放眼广东,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了4.3倍。你能想象吗,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超声探头上有两千多个阵元,每个阵元独立发射、接收超声波、互相协同。
虽然赶上南下的寒潮,但随处可见的忙碌景象却展现出南粤大地的勃勃生机。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产业和科技加快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实有力……广东持续奏响进军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围绕落实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意志和干劲奋力开拓、攻坚克难。
2023年3月7日拍摄的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的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无人机照片)。2023年底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已达3.42%,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我们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自主研发之路,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要占到营业收入的10%。以循环经济再造提升广东制造含绿量——2023年12月23日,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成功点火投产,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再迈新步伐。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民生福祉不断增强……2023年,世界经济寒潮下,广东经济绽放出的南粤红,带来的是经济暖意,更是信心。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以产业集群再造提升未来发展含金量——2023年11月下旬,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公司宣布,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激发破局的力量——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自身发展基数大,每一个增长点都来之不易。
在佛山,一个北滘镇就形成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机器人等多个产业集群,镇域经济规模超千亿元……广东正大力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我们推进绿色化生产的决心非常强烈,全厂实施了2728项超低排放改造。
回望2023年,广东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结构性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向着由大变强前进了一大步,局部领域呈现向上突破的姿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在前——在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奋力攀登新的征程,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勃发新气象,但这一过程不可能是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在粤西,海洋牧歌唱响深海。这是2021年9月17日拍摄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无人机照片)。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表示。在广州的广汽传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手臂在安装汽车玻璃(2023年3月20日摄)。
与此同时,深南高铁、广河高铁机场段两个新建项目正式开工。这一规模即便在全世界的经济体中也能排进前十名。
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运行良好,科技产业动能提升。这表明,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不断增强应对外部风险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
今天,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正在拼搏奋斗中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答卷。时至今日,粤东粤西粤北12市,经济总量仍不到珠三角9市的四分之一。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仁义说,虽然公司节能环保投资达到64亿元,但更绿色的高端产品助推企业利润今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广东如何化危为机、行稳致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这是2023年10月15日拍摄的第134届广交会现场。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家底,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焕发新生机。
第一个100万辆用时13年,最近的第六个100万辆仅用时3个多月。数字化转型赋予传统产业新动能。
企业所得税率从25%降到15%,个人所得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这对我们发挥所长、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有极大帮助。普华永道中国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23年度营商环境蓝皮书显示,目前前海基本实现营商环境在2025年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目标。
不久前,广东省政府网站公布了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2023年7月3日在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拍摄的作为中国第2000万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的昊铂GT。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土地要素依赖减弱,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变化亟需新的动力支撑。2023年前三季度4.5%的增速,与2022年同期2.3%的增幅相比翻了近一番。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车间。
深圳、东莞、惠州、广州分别达5.81%、4.1%、3.44%、3.43%。光鲜新产品的背后,是对创新的坚持。
在前海执业的香港税务师郑康祥细数获得感。招商团队替我们想到了项目所有落地事项,基本上没操什么心。
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广东的分量不言而喻——96161.63亿元,这是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在中国经济总量超百万亿元后,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律正在发生变化,新的生产函数下必须更多依靠技术创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等发展生产力。